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
- [06/09]
国务院关于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
- [06/09]
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
- [06/09]
张高丽:改革创新 真抓实干 主动作为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
- [06/09]
广西壮族自治区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开展2014年度机关绩效考评公众评议的公告
- [11/26]
公 示
- [10/27]
广西“三区”人才支持计划非遗传统工艺美术创新人才培训班在钦州成功举行
- [12/14]
《民族艺术》协办2015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
- [11/11]
我院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
- [09/24]
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赴隆林各族自治县开展文化调研活动
- [08/17]
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赴隆林各族自治县开展文化调研活动
- [08/06]
高校田野实习基地授牌仪式隆重举行
- [07/23]
“十三五”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目标与新任务
- 裴长洪
共享发展理念的时代创新与终极价值
- 叶南客
德国“工业4.0”背景下中国制造强国的六大行动路径
- 李金华
长三角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比较研究
- 朱平芳 ; 李世奇
薪酬心理折扣对薪酬公平感的影响研究:组织承诺的调节
- 韦志林 ; 杨东涛 ; 李群
R&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倒N型关系研究
- 盛宇华 ; 路璐
苏贾的“第三空间”理论:一种批判性的解读
- 唐正东
正义的自然责任与政治义务:从罗尔斯到沃尔德伦
- 毛兴贵
金声玉振的文化阐释
作者: 胡建升
摘要:历来学者受文字书写小传统的局限习惯将“金声玉振”解释为用音乐节奏来比喻圣人之德。其实,利用各种活态的口传文化和实物图像,深入发掘“金声”和“玉振”在本土知识传统中的深远文化根源,将其发生谱系追溯到史前的玉器时代和青铜时代,就可以证明“金声玉振”与“神金”、“神玉”等神圣物质信仰和史前宗教通神仪式活动是紧密关联的,都是“圣人”作法通神进入迷狂境界的神圣听觉符号标志,也彰显了圣人“集大成”与华夏礼乐制度的发生学谱系。
关键字: 金声 玉振 神话 大传统 圣人 集大成
上一篇:敦煌佛曲民间话语形态研究
下一篇:西方汉学传统中的中国宗教研究